瑞典研究人员在研究如何杀死带有疟疾病毒的蚊子。\法新社
【大公报讯】据CNBC报道:英国《自然》杂志上周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会导致更多病毒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其中非洲和东南亚是热点地区。到2070年,将有4000种病毒首次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甚至引发新疫情。
研究人员表示,至少有一万种病毒具有感染人类的能力,但其中绝大多数目前仅在野生哺乳动物中传播。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一些野生动物会迁移到较凉爽的栖息地,与其他物种首次相遇,进而导致大量的病毒跨物种传播,在某些情况下有的病毒可能传播给人类。报告称,物种首次相遇更多发生在一些重点地区,如高海拔地区、欧洲人口稠密地区、非洲萨赫勒地区、印度、印尼和菲律宾等。
柏林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该研究的合著者阿尔伯里表示,蝙蝠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物种,约90%新病毒宿主是东南亚的蝙蝠。美国热带医学和衞生学会主席鲍什称,人类需要尽量避免接触蝙蝠。
研究人员称,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增加可能会引发更多疾病,甚至有可能导致下一次传染病大流行,特别是在人畜共患病最多且正在经历快速变暖的热带地区。鲍什指出,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疫情,而不只是监测。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