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ò chơi Tài Xỉu(www.vng.app):trò chơi Tài Xỉu(www.vng.app) cổng Chơi tài xỉu uy tín nhất việt nam。trò chơi Tài Xỉu(www.vng.app)game tài Xỉu đánh bạc online công bằng nhất,trò chơi Tài Xỉu(www.vng.app)cổng game không thể dự đoán can thiệp,mở thưởng bằng blockchain ,đảm bảo kết quả công bằng.
【科学咖啡馆】
就在敲下这行标题之前,我对一位聊天机器人说:“描写一个森林里危险的小木屋。”
不到10秒,屏幕上跳出了如下回答:
“小木屋位于森林的深处,黑暗而幽静,充满神秘感。落叶围绕,树枝刺耳;风吹过小木屋,又落下一片又一片的叶子。野兽的咆哮声从远处传来,让人不寒而栗。小木屋的门紧紧关上,传说这里住着一个神秘的老人,时而可以看到他出现在森林里,时而又不见踪影。”
生动,翔实,引人入胜!
看到这段描写之后,我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冒出一个念头。假如我让AI替我写完这篇稿子,编辑会不会也无法发现?
下一个念头是,假如编辑终究察觉到了这一点,会不会把我这位大活人记者请走,稿子都交给AI来写,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意识到这个可能性之后,冷冷的冰雨在我心头胡乱地拍。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经常写科普稿件的记者,我对AI创作能力的发展并不陌生,去年也抱着试着玩儿的心态,用AI画过几张图。
或许,有失业危机的不只是我。
2017年,人工智能软件CheXnet就已经能够迅速处理上百张胸部X射线图片,从中找出感染肺炎的病例,它仅仅用了两个月,通过“吃掉”11.2万张胸片,就从医学小白成长为诊断高手。同样是2017年,很多人大概也还记得,排名世界第一的围棋冠军柯洁被“阿尔法狗”战胜。美国科技媒体CNET自去年11月起,就已经开始使用AI进行部分内容的创作,读者们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如今,OpenAI公司训练出来的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火到出圈,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它,或表达惊讶,或表达忧虑。ChatGPT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帮大学生写论文,帮“社畜”写报告、回邮件,给程序员和律师“打下手”……而大洋彼岸的美国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已经宣布,将要使用ChatGPT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公司12%的员工将会被裁员。
看,写稿的我可能真的要被AI取代了,就像被珍妮纺织机取代的女工。
机器取代人力,这似乎是一个延续了几百年的话题,在人们讨论之余,旧的岗位或职业消失了,新的职业和新的机遇也在不断出现。5年前我还觉得,搞创作的人对于被AI取代这件事“可以暂时放心”。然而,不过是眨眼间,历史的车轮就碾到我的脸上了。
不能否认的是,在进行更具创造性的工作方面,人工智能暂时还没有取代人类的实力。它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模仿和学习上,把中规中矩千篇一律的应用文交给它来写,似乎再合适不过了,还可以把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我可以把一个消息模板“喂”给它,再丢几个关键词,一篇不需要有什么创造性的新闻消息或许就出现了。起码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写出一篇抒发强烈个人情感的东西——就像我现在所写的这篇。
但我也不敢说“不用担心”这样的话了。人工智能在飞快迭代,迅猛发展。质的飞跃和瓶颈的突破,也许就在下一个5年之后,甚至,5个月之后?
好吧,如果我真的被AI取代了,那我或许可以考虑去当一个用文字“投喂”AI的人,每天写大把大把的文字“喂”给它,好让它拆碎了,拿去给别人写新的。没准儿真的会有这样的新职业出现呢,毕竟,人工智能强大的抓取和深度学习能力,是需要有庞大的数据库作为学习来源的。
在技术进步和时代洪流面前,恐慌毫无意义。我们需要调整的不只是个人的心态,也需要社会为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关系变革而托底。
最终,我再次打开了机器人的聊天框,这一次我问它:“未来,人类和AI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
“人类和AI可能处于合作关系,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力,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竞争与对立的情况,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人类和AI之间的协调。”
它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列表 (0条)